美国农作物种业(三)

2018-08-21 10:36:02

第二章 近十年来种子使用量、价值和贸易量都有所增长


        作物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对该类种子的需求量。 美国农民在播种时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可耕种面积、每英亩播种密度情况、种植方式、因地制宜的地形和气候情况。


种子市场大小和市场价值


美国种子市场规模和价值飞速增长。1996年到1997年,美国农民总共购买了六百五十万吨的大田作物种子(图表一)。1997年,美国种子市场规模估计为57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的20%(图表二)。美国种子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市场,之后分别是:中国30亿美元,日本25亿美元。

image.png

image.png


美国农民在购买种子上的支出从1960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1997年的67亿美元(图表三,图九)。实际上,尽管种子价格指数的实际涨幅很小,但同期农民的种子支出却增长了2.5倍左右(图表三)。相似的是,计算购种支出占农民农业总支出占比时,购种支出从1970年的2%增长到1997年的4%(图十)。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实际种子支出增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国农民购买种子的份额增加,特别是主要的田间作物,这些作物占购买种子的最大份额(图表四、图表五)。1997年,美国有81%的大豆种植面积是用商品种耕种的(在1982年还是55%),以及有78%的棉花种植面积是用商品种种植的(在1982年还是50%)。这样增量可以被解释为植物育种技术的提升带来种子生产力的提高。播种密度同样有所增长(图表六、图表七)。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主要大田作物的播种密度和成本



播种密度、耕种面积、和商品化率都是影响美国农业商品种购买的关键农业因素。播种密度、种子价格、和每英亩玉米、大豆、棉花和小麦的种子消费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图表六、图表七)。1972年至1995年,每英亩种子消费等于每英亩播种密度乘以种子价格。1986年至1997年,基于农作物耕调查(CPS)和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的数据来计算平均播种密度和每英亩播种成本。


      每英亩播种密度情况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耕种习惯上通常有所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播种密度往往变化缓慢,但特定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往往每年都在变化。例如,1996年至97年,大豆、玉米和燕麦的耕种面积增长,但棉花、高粱和小麦的耕种面积缩减。对于商品种的需求会随着自留种使用情况的下降而变动,比如大豆;所以,不同农作物用种情况不尽相同(图表一)。在1986-87年和1996-97年期间,主要农田作物的总种子消耗量保持着稳定,从每年590万吨到660万吨不等。


【玉米】不同州的玉米的播种密度和成本都不同。有些州,依赖人工灌溉,比如加利福尼亚州;或者有些地区有充足降雨,比如东部玉米带,支持更高的播种密度,因此,每英亩的播种成本比其他州要高。在玉米带地区里,平均播种密度和每英亩种子成本有所不同,通常是因为不同的土壤生产力、水资源情况和种子价格(图表六)。比如1989年,明尼苏达州的每英亩播种密度最高(每英亩25,800颗谷粒)。所以,明尼苏达州的每英亩平均成本最高,为每英亩$21.44。相比之下,南达科塔州的降水相比较少且波动较大导致播种密度较低。


种子单价同样影响播种密度。比如1988年和1989年,平均玉米播种密度为每英亩24,100棵,但前十的玉米种植州的平均每英亩种子成本都从1988年的每英亩$18.6涨到1989年的$20.40,玉米种价格有11%的增长率(实质增长为5%)。


大豆】大豆播种密度年波动较小。比如1980年到1985年,每英亩播种量维持在57磅;但到1986年突然增长到59磅;1989年变为60磅(图表六)。每英亩播种成本受大豆价格波动影响较大。1995年和1996年的每英亩播种密度都是70磅,但1996年的播种成本较高($18.62),而1995年的播种成本则为$16.80。南方州的大豆播种密度都相比较低,比如阿肯色州、乔治亚洲、密西西比州、肯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北方州的播种密度较大,所以播种成本也同样比南方州高。


从1986年到1996年,主要大豆生产州的农民70%的耕地使用的是商品种,并紧接而来的是更高的每英亩生产成本。商品种和自留种之间的对抗与有很多因素相关,比如种子价格波动和产量。尽管自留种对比商品种来说较为便宜,但是自留种需要在播种前清洁、预防、发芽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提高播种密度。更何况,购买的新品种商品种的预计产量要远高于自留种。


【棉花】每年的棉花播种密度和每英亩播种成本都不一样。从1972年到1985年,平均播种密度从24磅增长到26磅。但是,播种成本在1985年最高($11.57每英亩),原因是棉花种价格增加到了每100磅$48.20。从1986年到1996年,棉花种播种成本因为播种密度的下降而下降。虽然同时期棉种的价格比前几年高得多,但播种密度的降低抵消了生产棉花的成本的增加。从1986年到1997年,棉花商品种的耕种面积占有率从64%增长到81%。


【小麦】冬小麦年播种密度波动较大(图表七)。从1972年到1996年,小麦的播种密度从66磅每英亩增长到77磅每英亩。在生长季节水分充足的地区,无论是暴雨还是灌溉,都能负担较高的播种密度。播种成本同时反映了种子价格和播种密度。同样,每年耕种的冬小麦商品种在总耕种面积占比也有波动。影响因素有和很多,比如冬小麦品种(白麦、软粒红小麦和硬粒红小麦),当地经济情况、种子价格、购买的商品种种植后的产量等都会导致商品种耕种面积的波动。比如,1993年,华盛顿州、爱达荷州、俄勒冈州、俄亥俄州和伊利诺伊州都普遍超过60%的种植小麦用的是商品种。其他小麦生产州,耕种商品面积从21%到51%不等(资料来自USDA,1993年版)。同样,因为地域的不同、种植密度和种子价格变化,春小麦和硬质小麦的种植成本也每年都不同。农民50%的耕地会用自留种耕种春小麦和硬质小麦。


国际种子市场情况


 美国是种子净出口国,1996年的贸易顺差为3.84亿美元(图表八)。美国种子出口总价值从1982年的3.05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6.98亿美元。这种增长主要是饲料作物、蔬菜、花卉和玉米种子出口的增加。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法国、荷兰以及最近的阿根廷是美国种子最大的进口国,占1996年美国种子出口量的72%(图表九)。从区域上来看,北美和中美洲市场占了39%,西欧市场占29%,中东市场和亚洲占了8%,南美市场占10%,总计,占1996年美国种子出口的96%。


 有时美国会进口一些种子,这些进口种子会和本土生产的种子在质量、价格和其他因素上进行竞争。虽然过去二十年种子出口和进口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种子进口的增长率实际已经超过了种子出口的增长率。种子进口总额从1985年的8700万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14亿美元,增长率是出口的三倍以上(图表八)。种子进口量的增加主要是玉米、饲料、蔬菜、花卉和其他作物上。此外,美国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种子市场的多向贸易。


 1996年,美国的进口种子来源于一些不同的国家,加拿大占28%、智利占18%和荷兰占9%。这些国家在美国种子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最高。以区域来看,美国进口种子的主要供应国是北美和中美洲,其次是南美洲、亚洲和西欧(图表十)。


 从出口量来看,进口美国玉米种子的前六个国家分别为意大利、墨西哥、加拿大、法国、荷兰和西班牙。从这些国家玉米进口量每年都会有变化,比如从1995年79%降为1996年的63%(图表十一)。同一时期,美国对这六个国家的玉米种子出口量减少到53,955吨,下降了19%。除了这次下降以外,1996年美国对所有国家的玉米种子总出口量为86,183吨,相较于1995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图表十一)。


 美国大豆种子出口的三个国家分别为墨西哥、意大利和日本。1996年,美国对以上三个贸易伙伴国家出口大豆种子63,881吨,较1995年提高11%。这三个国家占美国大豆种子出口的86%。从1995年到1996年,出口日本的大豆种子提高了41%,但对意大利的出口下降了12%,墨西哥维持不变。同一时期,美国对所有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从63,982吨增长到73,911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来源:中国种子协会,安徽隆平协助翻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