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元:非洲猪瘟的冲击与应对

2019-03-13 10:02:46

提要:如果没有有效的管控手段,将会造成大量猪的死亡,严重影响市场上猪肉制品的供给。尽管非洲猪瘟病毒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很明显,人们心理上会对吃这种病猪肉产生不安和反感。

2018年8月,中国首次在东北发现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引起全国人民的注视和担忧,以至于5个月后的两会上,总理政府报告中工作任务第五部分专门提到“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
中国相关专业的科学家迄今几乎没有对非洲猪瘟做很详细的科普介绍。这是因为非洲猪瘟是中国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家畜病害,中国科学界对这一病害没有研究课题,政府的防控政策和措施基本上是沿用国外经验。笔者收集了将近600页的国外权威机构资料,试图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简介。

从欧洲到中国

非洲猪瘟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欧洲都少有发生。但2007年在高加索地区再次被发现,并很快传播到几乎所有的东欧国家(见下图)。

\

去年8月中国首次报道发现非洲猪瘟,有关资料显示,从去年到现在,几乎28个省市都发现了非洲猪瘟。据中国向国际动物健康组织(OIE )的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份,中国已经扑杀了32万头感染非洲猪瘟的猪。

中国是最新发现非洲猪瘟的养猪大国,中国生产的猪占世界猪总头数的50%,如果不能像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不仅今年年底的猪肉价格会上升,而且对中国猪肉制品出口会有严重影响,例如几天前美国农业部就发布了一个公告:USDA Strengthens Partnerships and Protections to Keep African Swine Fever Out of the Country(WASHINGTON, March 6, 2019)

美国农业部在这个公告中指出,由于去年ASF进入中国并快速传播,美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管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危害严重性

患有非洲猪瘟的猪,快则3-7天死亡(强毒系),即便是弱毒系,患病猪也会在20-45天死亡。病死率和死亡速度都与病毒系有关,患强毒系病猪几乎没有存活的,患弱毒系病猪虽有存活,但都变成非洲猪瘟病毒携带者。由这些猪制成的各种食品都含有非洲猪瘟病毒(ASFV),有报道称,在未经高温杀毒的肉制品中,ASFV的存活时间可达6个月之久。

\

如果没有有效的管控手段,将会造成大量猪的死亡,严重影响市场上猪肉制品的供给。尽管非洲猪瘟病毒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很明显,人们心理上会对吃这种病猪肉产生不安和反感。

非洲猪瘟管控治

目前国际上对非洲猪瘟的管、控、治没有非常有效的手段。

对于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方法。非洲猪瘟是病毒病,预防及治疗病毒病的最有效手段是疫苗(包括治疗型疫苗);但欧盟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有效应用的抗非洲猪瘟病毒疫苗。在这方面,中国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内有所进展,这需要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编辑在内的基因工程等技术)、病毒学、免疫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下图是各国科学家在研的抗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其中还没有一个可以用于实际,可见中国科学家要做出这个疫苗的难度有多大。

\

至于化学药研究,目前也没有找到任何有效药物能用来治疗ASF。

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目前有一些检测手段,但需要等待5-7天才能出结果,因此也无法事前检测出阳性结果以做有效管控。

\

控制手段。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

根据上图,要做到切断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首先要有申报疫情的规程,确认是非洲猪瘟后,将病发场所及周围的猪(不管是否有病)一律屠杀处理。同时还要对疫区隔离,不能有疫区猪及其制品的外流;以及消灭跳蚤虱子的传播途径(这很难)。养猪农户则不能用含ASFV的泔水饲喂猪。

扑杀疫区的生猪,需要有政府对养猪户给以财政补贴。按照扑杀200万头病猪计算,估计要补贴猪农20亿人民币,这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是无法负担的。如果不给猪农补贴,猪农就可能不上报疫情,非洲猪瘟的泛滥会更加迅速,以至于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效应,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当然,政府还需要未雨绸缪,加强进口食品的检疫工作。
 

       

(来源:基因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