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 学术研讨会在兰州成功召开
2019-07-31 08:38:27
2019年7月18-21日,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脱毒快繁技术分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同主办、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甘肃艺升华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九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成功召开。开幕式由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司怀军主持,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牛最荣副校长、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杨祁峰和植物组培脱毒快繁技术分会会长葛红分别致辞,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琦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秘书长连勇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2个省市、59个科研、教学、企业事业单位的近130名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资深技术人员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聚焦“植物组培产业与脱贫攻坚”主题,邀请了来自南昌大学的杨柏云教授、浙江大学的陈利萍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的李英教授、甘肃农业大学的司怀军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的赵建军研究员、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严华兵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刘凡研究员等21位学者和企业家做精彩学术报告。围绕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与栽培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的前沿技术,与会代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与会者普遍反映,此次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通过分享成果,介绍经验,达到了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效果,将进一步推动学术圈和行业内人士的交流与互鉴,进一步启发从业人员对科研进展商业化运用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助推我国植物组培产业系统性和前瞻性提升与科研技术创造力进一步的发展。
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工销售不断增值,经济效益日益突出,尤其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此,会议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源顺光伏产业园、甘肃三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康勤薯业有限公司,并进行了现场交流。大家欣喜地看到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在助推马铃薯、食用菌、百合、蝴蝶兰等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并为分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为喝彩。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分会理事扩大会议,对分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并部署了相关工作安排。
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植物组培脱毒快繁技术,已由试验阶段进入了生产阶段,在马铃薯、甘蔗、甘薯、香蕉、柑桔、草莓、蝴蝶兰等百余种经济作物中,成功实现了以组织培养为技术手段的脱毒种苗产业化生产。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相继成立,推动了重要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和种苗工厂化生产应用范围大,效果好,我国已具有领先的技术、成熟的经验、优秀的人才和大批的科技成果,有理由相信,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在科技扶贫和脱贫攻坚中必将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